第八十章 爭霸戰劉秀露鋒芒 過上郡鄧禹會馬員
關燈
小
中
大
陳述問樓戶:“心君姐姐呢?”
樓戶道:“單於念心君母子奔波勞累,而中原戰亂。因此,留其母子於匈奴。特讓樓戶前來與你聯系。”
陳述道:“樓爺,依你之見,當如何?”
樓戶道:“如今中原無助,群雄逐鹿。樓戶以為,還是先靜觀其變,後則賢主而輔之。如此方能安天下之民。”
陳述道:“樓爺之意,陳述明白。”
於是,就派人去聯系蘆芳。且說這蘆芳,此時已領雲中、五原、朔方、襄定四郡。那隨昱因王莽之死,心灰意冷,辭了太守;雲中子卻是年邁,見新朝已亡,長安猶亂,對時勢失望之至,選擇了退隱。北方五郡相連,唯有西河屬於陳述。而陳述與蘆芳卻相處融洽,兩軍雖然相對來說都是擁兵自重,卻都能相互照應。賊兵也知道其中厲害。不敢有犯。
蘆芳得了陳述消息,即刻派使者前往匈奴,願與匈奴修好。一邊又厲兵秣馬,準備與陳述一道南下,聯兵上郡。
且說綠林軍破長安這一年是十一月,同年三月,綠林軍在洛陽立劉玄為帝,稱更始帝。也是這年,劉伯升、劉秀兄弟在昆陽大戰中功勳卓越。可是六月,劉玄莫名其妙地將劉伯升殺了。
這劉秀得知劉伯升被殺,於是避談功績,也不為劉伯升發喪,與人一樣談笑如上。更始本想殺了劉秀斬草除根,卻見為劉伯升抱不平的人許多,都暗中與劉秀有勾結,而劉秀本身也有許多死忠。而那時,陳述正在北方與匈奴大戰。更始於是趁機派劉秀北上,欲坐收漁翁之利,便封劉秀為破虜大將軍,封為武信候。
劉秀知道更始之意。這北上,先有赤眉,再有新朝軍隊,接著就是匈奴。更始就是想借其中任何一股力量殺了劉秀。於是,遲遲不成行。直到三輔與綠林軍殺了王莽,將王莽之腦袋傳到昆陽,赤眉聞訊南下進攻長安,而更始也西行去搶道長安。
劉秀便選這一時機,向更始匯報,要帶人北上。此時的更始,對於劉秀,留也不是,讓他走也不是。因為留著劉秀,對自己是個威脅。放走劉秀,卻是讓劉秀帶走大部分人馬。
更始於是決議召開庭議以決定大軍去向。
會議不日要召開,劉秀於庭中思考對策。卻說更始劉玄手下決事之人有王匡、王鳳、申屠建、劉秀、趙萌、李松、成丹。申屠建與李松在長安,趙萌之女嫁予劉玄。
而這劉玄之力,乃王匡、王鳳之功,而王匡封為比陽王,王鳳受封宜成王,都是不痛不癢的地方。
成丹卻是與王匡相善。
劉秀若要領兵北上,只有趙萌無法說服,因此,劉秀只要說服王匡與王鳳,加上自己這一票,以三對二,便能順利帶兵北上,離開更始。而王匡、王鳳二人,王匡最有主見,王鳳卻是一個與世無爭之人。
分析了形勢之後,劉秀夜裏挑燈,前往王匡府去找王匡。二人見了面,寒暄之後。
劉秀道:“王大哥,昔日家兄於南陽起義,前去投你。多虧你慧眼識英雄,收留了家兄。劉秀才有機會於此跟你說話。”
王匡道:“這是伯升兄弟英武過人,王匡只是給了英雄一個機會。”
劉秀道:“家兄每每跟我說,王匡為人仁義。若姓劉氏,應當為王。”
王匡道:“不要胡說,這天下,應是劉家天下。”
劉秀道:“可是,這劉家天下。卻先殺劉氏之後。家兄已死,劉秀不敢有所怨言。只是更始此次帶兵前往長安,若入都長安,劉秀恐怕要與家兄一樣,性命不保。”
王匡道:“何出此言?”
劉秀道:“劉玄好妒嗜殺,先殺家兄。其內心對劉秀多有忌憚,只是礙於王大哥你的面子,不敢殺我。如今,若入主中原,聯合那申屠建、李松,劉秀便命不保矣!”
王匡道:“劉老弟莫慌,你知性命,有大哥我負責。”
劉秀道:“在下只願帶著兵,去守邊疆,以免殺身之禍。”
王匡道:“如此也好。明日庭議,為兄當在皇上面前細說。”
劉秀下跪道:“多謝王大哥。還有王風,成丹。希望王大哥代為說幾句。”
王匡扶起劉秀,道:“這王鳳與我莫逆。你於我一道前去。”說著,領著劉秀去找王鳳。王鳳聽了劉秀哭訴,明白劉秀此去長安,可能真的有殺身之禍。於是同意劉秀北上避開更始。
劉秀說服了王匡王鳳。王匡又去說服了成丹。
次日庭議,劉玄決議西去長安。而劉秀提出來自己帶兵北上。王匡、王鳳、成丹都覆議。
劉玄無奈,劉秀留在身邊,若不能殺掉,也是個隱患,只得讓劉秀領了部將往北而去。
劉秀得了兵一路北上,這黃河之西的赤眉,早都去攻打長安綠林了。因此,劉秀因禍得福,路上撿了個空,所過之處,郡縣都降。劉秀於長安讀過尚書,知道帝王之法,於是就接觸了王莽時期的冗繁政策,恢覆了部分漢時舊制。這一路北上,郡縣無不寬慰。
卻說,這一日終於到了上郡。上郡太守馬員,固守城池,等待陳述等人來聯兵,於劉秀相拒。
劉秀一路暢通,於上郡受阻。卻不發兵強攻上郡。因為劉秀之政策,從來都是養兵,而不願意在上郡消耗兵力,因為此時天下未定,他劉秀少了兵力。自然會讓更始有機會殺他。
但是,劉秀也不放過勸降的機會。問鄧禹道:“這上郡守將,姓甚名誰?可能說服?”
鄧禹道:“姓馬名員,上郡已被赤眉圍了數月,未降。如若我等強攻,應能降之,何必說服?”
劉秀道:“殺敵一萬,自損三千。能不戰就不戰。孫子曰:‘不戰而屈人之兵者,善戰之戰也!’”
鄧禹道:“以將軍之言,該如何應之?”
劉秀道:“不如助馬員剿赤眉,解其圍,令其為盟友。”
鄧禹同意了劉秀的說法。於是拍馬上前,到達上郡城門之下,對城上士兵道:“漢將鄧禹,求見上郡太守馬員!”
守兵將鄧禹求見消息告訴了馬員。馬員此時卻在等待陳述大軍來營救。又聽聞劉秀大軍一路北上,所向披靡。正在府中焦急。聽得鄧禹求見。慌忙出來。只見鄧禹孤身坐在馬上,手中沒有任何兵器。就叫人開門放了鄧禹進城。
進了城,士兵搜了鄧禹之身,確定沒有兵器之後。就帶去見馬員。
鄧禹一見馬員便道:“漢將軍劉秀特向上郡守將問安。”
馬員見過禮。道:“鄧將軍此次前來,是約戰,還是約降?”
鄧禹道:“都不是!”
馬員一聽都不是,心中稍安,問道:“那為何還兵臨城下?”
鄧禹道:“只不過是路過而。”
馬員道:“據聞綠林軍於長安,嗜殺成性,殘暴異常。如今兵臨城下,如何沒有覬覦之心?”
鄧禹道:“綠林軍中,也有善惡之分。我軍劉秀,仁義之師。北上以來,赤眉聞風而逃,所過之處,秋毫不犯,百姓感激涕淋。”
馬員道:“此事,道也有聽說。劉秀之軍,所過之處,皆降於漢。我馬員卻不願意降。”
鄧禹道:“此次前來,不是約降。而是助太守解上郡之困。解了之後,劉秀大軍便前往邯鄲,去進擊赤眉,是時,希望上郡太守能幫助一二。”
馬員聽了鄧禹直言。道:“馬員於此,正待北邊大軍來救。不需要綠林幫忙。”
鄧禹卻道:“北邊來救,甚好。劉秀大軍願助一臂之力。只求互不相犯。讓劉秀北上,去邯鄲。”
馬員道:“既然如此,你綠林軍不妨先有表率,先去攻打赤眉。經過本郡願意借道。”
鄧禹得了馬員借道的承諾。回到劉秀軍營。
劉秀真的領兵,過了上郡境。那赤眉見綠林軍沒有於上郡交鋒就過了上郡。以為上郡降了,而北方又有大兵壓境。於是紛紛往東逃去。
劉秀為免與陳述軍相沖突,於是引兵東行,往邯鄲去。赤眉都已經逃往河東。這趙地,自王莽亡後,漢景帝七代孫劉元,自立為趙穆王。劉秀就是因為這劉元是自己宗親,所以來邯鄲,決定與其會兵。然後利用趙地北上。
劉秀軍剛趕跑赤眉,隨赤眉東去。陳述與蘆芳也已經領兵南下,到了上郡。
見上郡早就解了圍。問其故,馬員說了是劉秀大軍經過,趕走赤眉。
陳述道:“可是那美須髯,劉秀?”
馬員道:“劉秀,馬員未得相見。只是其將鄧禹,來過這裏。其言而有信,真的只是借道此地。而赤眉則是不戰而逃。”
陳述道:“更始殺我王嬿,正愁無人報仇。如今這綠林軍劉秀路經此地,我陳述與之昔日兄弟,必上前問個究竟,看有無為王嬿報仇之機。”
說著,將大軍交給了師弟,自己要了匹馬,往劉秀軍追去。
卻說陳述追了劉秀軍兩天,所到之處,都對劉秀治軍讚賞有加。及至太原,終於看見了劉秀大軍。
陳述騎馬走近,被嘍啰攔在了軍外。
陳述道:“在下陳述,是將軍劉秀故友。聞得劉秀路過上郡。未及會面,特趕來一見!”
那嘍啰回去稟報。
過了一會兒,陳述見劉秀頭戴大冠,身穿絳紅色大衣,騎著馬,飛快出來。見了陳述,翻身下馬,道:“王爺,許久不見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樓戶道:“單於念心君母子奔波勞累,而中原戰亂。因此,留其母子於匈奴。特讓樓戶前來與你聯系。”
陳述道:“樓爺,依你之見,當如何?”
樓戶道:“如今中原無助,群雄逐鹿。樓戶以為,還是先靜觀其變,後則賢主而輔之。如此方能安天下之民。”
陳述道:“樓爺之意,陳述明白。”
於是,就派人去聯系蘆芳。且說這蘆芳,此時已領雲中、五原、朔方、襄定四郡。那隨昱因王莽之死,心灰意冷,辭了太守;雲中子卻是年邁,見新朝已亡,長安猶亂,對時勢失望之至,選擇了退隱。北方五郡相連,唯有西河屬於陳述。而陳述與蘆芳卻相處融洽,兩軍雖然相對來說都是擁兵自重,卻都能相互照應。賊兵也知道其中厲害。不敢有犯。
蘆芳得了陳述消息,即刻派使者前往匈奴,願與匈奴修好。一邊又厲兵秣馬,準備與陳述一道南下,聯兵上郡。
且說綠林軍破長安這一年是十一月,同年三月,綠林軍在洛陽立劉玄為帝,稱更始帝。也是這年,劉伯升、劉秀兄弟在昆陽大戰中功勳卓越。可是六月,劉玄莫名其妙地將劉伯升殺了。
這劉秀得知劉伯升被殺,於是避談功績,也不為劉伯升發喪,與人一樣談笑如上。更始本想殺了劉秀斬草除根,卻見為劉伯升抱不平的人許多,都暗中與劉秀有勾結,而劉秀本身也有許多死忠。而那時,陳述正在北方與匈奴大戰。更始於是趁機派劉秀北上,欲坐收漁翁之利,便封劉秀為破虜大將軍,封為武信候。
劉秀知道更始之意。這北上,先有赤眉,再有新朝軍隊,接著就是匈奴。更始就是想借其中任何一股力量殺了劉秀。於是,遲遲不成行。直到三輔與綠林軍殺了王莽,將王莽之腦袋傳到昆陽,赤眉聞訊南下進攻長安,而更始也西行去搶道長安。
劉秀便選這一時機,向更始匯報,要帶人北上。此時的更始,對於劉秀,留也不是,讓他走也不是。因為留著劉秀,對自己是個威脅。放走劉秀,卻是讓劉秀帶走大部分人馬。
更始於是決議召開庭議以決定大軍去向。
會議不日要召開,劉秀於庭中思考對策。卻說更始劉玄手下決事之人有王匡、王鳳、申屠建、劉秀、趙萌、李松、成丹。申屠建與李松在長安,趙萌之女嫁予劉玄。
而這劉玄之力,乃王匡、王鳳之功,而王匡封為比陽王,王鳳受封宜成王,都是不痛不癢的地方。
成丹卻是與王匡相善。
劉秀若要領兵北上,只有趙萌無法說服,因此,劉秀只要說服王匡與王鳳,加上自己這一票,以三對二,便能順利帶兵北上,離開更始。而王匡、王鳳二人,王匡最有主見,王鳳卻是一個與世無爭之人。
分析了形勢之後,劉秀夜裏挑燈,前往王匡府去找王匡。二人見了面,寒暄之後。
劉秀道:“王大哥,昔日家兄於南陽起義,前去投你。多虧你慧眼識英雄,收留了家兄。劉秀才有機會於此跟你說話。”
王匡道:“這是伯升兄弟英武過人,王匡只是給了英雄一個機會。”
劉秀道:“家兄每每跟我說,王匡為人仁義。若姓劉氏,應當為王。”
王匡道:“不要胡說,這天下,應是劉家天下。”
劉秀道:“可是,這劉家天下。卻先殺劉氏之後。家兄已死,劉秀不敢有所怨言。只是更始此次帶兵前往長安,若入都長安,劉秀恐怕要與家兄一樣,性命不保。”
王匡道:“何出此言?”
劉秀道:“劉玄好妒嗜殺,先殺家兄。其內心對劉秀多有忌憚,只是礙於王大哥你的面子,不敢殺我。如今,若入主中原,聯合那申屠建、李松,劉秀便命不保矣!”
王匡道:“劉老弟莫慌,你知性命,有大哥我負責。”
劉秀道:“在下只願帶著兵,去守邊疆,以免殺身之禍。”
王匡道:“如此也好。明日庭議,為兄當在皇上面前細說。”
劉秀下跪道:“多謝王大哥。還有王風,成丹。希望王大哥代為說幾句。”
王匡扶起劉秀,道:“這王鳳與我莫逆。你於我一道前去。”說著,領著劉秀去找王鳳。王鳳聽了劉秀哭訴,明白劉秀此去長安,可能真的有殺身之禍。於是同意劉秀北上避開更始。
劉秀說服了王匡王鳳。王匡又去說服了成丹。
次日庭議,劉玄決議西去長安。而劉秀提出來自己帶兵北上。王匡、王鳳、成丹都覆議。
劉玄無奈,劉秀留在身邊,若不能殺掉,也是個隱患,只得讓劉秀領了部將往北而去。
劉秀得了兵一路北上,這黃河之西的赤眉,早都去攻打長安綠林了。因此,劉秀因禍得福,路上撿了個空,所過之處,郡縣都降。劉秀於長安讀過尚書,知道帝王之法,於是就接觸了王莽時期的冗繁政策,恢覆了部分漢時舊制。這一路北上,郡縣無不寬慰。
卻說,這一日終於到了上郡。上郡太守馬員,固守城池,等待陳述等人來聯兵,於劉秀相拒。
劉秀一路暢通,於上郡受阻。卻不發兵強攻上郡。因為劉秀之政策,從來都是養兵,而不願意在上郡消耗兵力,因為此時天下未定,他劉秀少了兵力。自然會讓更始有機會殺他。
但是,劉秀也不放過勸降的機會。問鄧禹道:“這上郡守將,姓甚名誰?可能說服?”
鄧禹道:“姓馬名員,上郡已被赤眉圍了數月,未降。如若我等強攻,應能降之,何必說服?”
劉秀道:“殺敵一萬,自損三千。能不戰就不戰。孫子曰:‘不戰而屈人之兵者,善戰之戰也!’”
鄧禹道:“以將軍之言,該如何應之?”
劉秀道:“不如助馬員剿赤眉,解其圍,令其為盟友。”
鄧禹同意了劉秀的說法。於是拍馬上前,到達上郡城門之下,對城上士兵道:“漢將鄧禹,求見上郡太守馬員!”
守兵將鄧禹求見消息告訴了馬員。馬員此時卻在等待陳述大軍來營救。又聽聞劉秀大軍一路北上,所向披靡。正在府中焦急。聽得鄧禹求見。慌忙出來。只見鄧禹孤身坐在馬上,手中沒有任何兵器。就叫人開門放了鄧禹進城。
進了城,士兵搜了鄧禹之身,確定沒有兵器之後。就帶去見馬員。
鄧禹一見馬員便道:“漢將軍劉秀特向上郡守將問安。”
馬員見過禮。道:“鄧將軍此次前來,是約戰,還是約降?”
鄧禹道:“都不是!”
馬員一聽都不是,心中稍安,問道:“那為何還兵臨城下?”
鄧禹道:“只不過是路過而。”
馬員道:“據聞綠林軍於長安,嗜殺成性,殘暴異常。如今兵臨城下,如何沒有覬覦之心?”
鄧禹道:“綠林軍中,也有善惡之分。我軍劉秀,仁義之師。北上以來,赤眉聞風而逃,所過之處,秋毫不犯,百姓感激涕淋。”
馬員道:“此事,道也有聽說。劉秀之軍,所過之處,皆降於漢。我馬員卻不願意降。”
鄧禹道:“此次前來,不是約降。而是助太守解上郡之困。解了之後,劉秀大軍便前往邯鄲,去進擊赤眉,是時,希望上郡太守能幫助一二。”
馬員聽了鄧禹直言。道:“馬員於此,正待北邊大軍來救。不需要綠林幫忙。”
鄧禹卻道:“北邊來救,甚好。劉秀大軍願助一臂之力。只求互不相犯。讓劉秀北上,去邯鄲。”
馬員道:“既然如此,你綠林軍不妨先有表率,先去攻打赤眉。經過本郡願意借道。”
鄧禹得了馬員借道的承諾。回到劉秀軍營。
劉秀真的領兵,過了上郡境。那赤眉見綠林軍沒有於上郡交鋒就過了上郡。以為上郡降了,而北方又有大兵壓境。於是紛紛往東逃去。
劉秀為免與陳述軍相沖突,於是引兵東行,往邯鄲去。赤眉都已經逃往河東。這趙地,自王莽亡後,漢景帝七代孫劉元,自立為趙穆王。劉秀就是因為這劉元是自己宗親,所以來邯鄲,決定與其會兵。然後利用趙地北上。
劉秀軍剛趕跑赤眉,隨赤眉東去。陳述與蘆芳也已經領兵南下,到了上郡。
見上郡早就解了圍。問其故,馬員說了是劉秀大軍經過,趕走赤眉。
陳述道:“可是那美須髯,劉秀?”
馬員道:“劉秀,馬員未得相見。只是其將鄧禹,來過這裏。其言而有信,真的只是借道此地。而赤眉則是不戰而逃。”
陳述道:“更始殺我王嬿,正愁無人報仇。如今這綠林軍劉秀路經此地,我陳述與之昔日兄弟,必上前問個究竟,看有無為王嬿報仇之機。”
說著,將大軍交給了師弟,自己要了匹馬,往劉秀軍追去。
卻說陳述追了劉秀軍兩天,所到之處,都對劉秀治軍讚賞有加。及至太原,終於看見了劉秀大軍。
陳述騎馬走近,被嘍啰攔在了軍外。
陳述道:“在下陳述,是將軍劉秀故友。聞得劉秀路過上郡。未及會面,特趕來一見!”
那嘍啰回去稟報。
過了一會兒,陳述見劉秀頭戴大冠,身穿絳紅色大衣,騎著馬,飛快出來。見了陳述,翻身下馬,道:“王爺,許久不見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